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文明机关建设
文明机关建设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美丽杭州建设
时间:2020/12/9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国家,需要有梦想。梦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更不是臆想,它是基于现实与理性的基础之上,引导生活、赋予意义、培育信仰、凝聚认同、走向未来的目标追求。中国梦,正是中华民族基于当代奋斗实践且指向未来的共同美好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灯塔。

 
  美丽杭州建设是中国梦在我们这座城市的地方化、现实化、当代化与具体化。杭州,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三期叠加宏观环境下的东方名城,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社会从单质化向多质化转型,文化从简单向复杂多元化发展,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取向的独立性、多元性、差异性显著增强。城市社会秩序的整合,城市精神的塑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生产、生态、生活文明的现代化新发展,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弘扬、维系、支撑与引导。它形成了美丽杭州建设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城市人文要素,构成了美丽杭州这幅靓丽画卷的精神底色。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市的培育践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专门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工作职责与具体要求,并部署了核心价值普及、优秀文化传承、文化礼堂建设、最美风尚培育、网络空间清朗、诚信建设推进等“六大行动”。这项工作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贯穿始终。做好此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实施好“六大行动”,我们还应当在以下五句话上下功夫。
 
  “充塞于天地之间”,让核心价值观“多”起来。要深入持久、广泛系统地开展宣传普及工作,利用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媒体空间全面推进,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人们“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当前,一方面要抓好公益广告的刊布传播,让杭州的公益广告更加“高、大、尚”起来,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以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文化公园为重点的有形物化阵地建设,着力打造市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使群众寓教于堂、寓教于园、寓教于乐、寓教于景。
 
  “千锤万凿出深山”,让核心价值观“纯”起来。要用理论之火,焠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之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理论阐释、理论宣传。核心价值观24字,是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世界文明的三源汇流,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和谐统一。要逐词句、分层面、多组合地 厘清、研深、讲透24个字本身,以及相互组合、三个层面和作为整体体系的关系,与中华传统思想,与人类世界共有文明成果的关系,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润物细无声”,让核心价值观“活”起来。医学上,药物要起作用,必须增强对生物膜的透过性。如果透不过血脑屏障,再好的药物也到达不了大脑,起不到疗效。因此,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中,一定要注重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树德莫如滋”(《左传》),这就是中国智慧。要创新价值观的承载形式、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改变以往说教式、灌输式的宣传方法,让人们在艺术审美、社会实践、民俗礼仪、公众交往、文娱活动中,去体会、沉浸、感悟、悦纳、认同“我们的价值观”。
 
  “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核心价值观“实”起来。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的魅力,就在于为群众所掌握,从而指导实践。价值观的作用,就在于为人民所接受,从而引导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创设、策划、组织、指导各类群众性的主题实践活动,以“六大行动”为基本载体与具体抓手,引导市民群众在政治参与、生产实践、社会生活、节日庆典、学习创造、公益服务的广领域、各环节、多层次上开展好“化虚为实”的生动实践。
 
  “从心所欲不逾矩”,让核心价值观“刚”起来。从心所欲,不是“任性”而为,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尊重群众的自主性、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提升人民发展的“自由度”。不逾矩,就是要重法治、建制度、立规章,将德治与法治,工作开展与制度建设,风尚倡树与道德约束有机融合,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将道德建设通过制度安排,实现法治化、体系化、规范化、稳定化。着力推进《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地方立法,启动实行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制订行业、校园、班级文明公约,大力倡行“立家训,树家风”在基层的广泛开展,在家庭中开展“树最美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实践活动,在校园中开展“传承家风,弘扬校风”活动,切实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于美丽杭州的建设,亦如是。
用户评论: 共有0条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留言: 注册用户才可以进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