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议案提案
议案提案
结合运河综保工程,加强余杭塘栖塘北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时间:2010/1/13

        余杭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有“丝绸之府”之美誉。特别是塘栖塘北村,是整个余杭区的第一养蚕大村,蚕桑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许多专家学者都开始关注杭嘉湖地区的丝绸文化以及在蚕丝生产过程中民俗事象和文化生态空间。但目前,几千年沿革下来的蚕桑生产包括与之相关的蚕桑民俗文化已快到了消失的边缘,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宝贵的蚕桑生产民俗将不复存在。
        当前,余杭区塘栖正在进行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结合塘栖的运河综保工程,通过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等形式,对塘北村的蚕桑生产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不但能保护悠久的蚕桑生产民俗文化,而且还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塘栖塘北村蚕桑生产概况及存在问题
        塘北村座落在余杭区塘栖镇的北部,是塘栖镇的第一大村,其西面和南面均是京杭大运河。目前全村有1351户农户,总人口约为516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7422亩,有耕地5013亩,其中桑地1600亩。该村主要经济构成为蚕桑、枇杷、果木、家禽、水产等。其中,蚕桑的比重较大,目前约有90%以上的农户还在从事蚕桑生产,每年蚕桑生产占农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是整个余杭区的第一养蚕大村。
        作为余杭“丝绸之府”的主要代表区域,塘栖镇拥有着极其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早在大运河开掘之前,这里的原住民就有着栽桑养蚕的习俗。至元朝末年拓宽运河后,塘栖一跃成为重镇,蚕桑生产更为繁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这一带农村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蚕桑生产规模逐年缩小。目前,塘栖镇的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塘北村一带。
        蚕桑生产作为一种传统技艺,与当地村落社区的生活息息相关。该村村民大致上继承了祖辈蚕桑生产的技艺传统,尤其在长期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民俗,包括口头文学、民间信仰、人生礼仪、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各个方面。
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塘北村乃至整个余杭区的蚕桑生产都面临着一系列危机。由于养蚕经济效益不佳,目前尚在养蚕的均是一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轻村民全出去打工了,不愿养蚕。与此同时,蚕桑传统生产技艺以及民俗活动也濒临消失。而这些传统和文化一旦消失就无从恢复。因此,加强对塘北村这个杭嘉湖蚕桑文化代表性空间的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二、加强塘北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势。便利的交通是生态保护与开发旅游的必备条件。塘北村距塘栖镇约三公里,塘五公路穿过全村,经此路可到达运河镇的五杭,交通十分方便。从临平、塘栖都有公路可直接到达该村。由于塘北村的西面紧靠着京杭大运河,运河塘栖段的开发也为它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可以依托运河改造,打造一个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蚕桑生产民俗空间。
        2、蚕桑生产优势。据2007年统计,塘北村全年蚕茧总产量高达1501.7担,占全镇年蚕茧产量的90.4%(不含塘栖办事处)。按全年平均茧价980元/担计算,全村一年蚕茧收入达147.3万余元。调查发现,龙光桥廿四度自然村是塘北村中养蚕最多也最为典型的一个自然村,该村有144户农户,家家全都养蚕。最多的人家一年要养四季蚕,这在其它乡村已经看不到了。
        3、民俗文化优势。蚕神信仰是蚕桑生产民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塘北村,根深蒂固的蚕神信仰也沿袭至今,构成了蚕乡特色的文化环境。其中“马鸣王庙会”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专为蚕事举行的群众性信仰活动。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五是“马鸣王菩萨”的生日,这一天,在周家坝村(塘北龙光桥自然村之一)的马鸣王殿举行庙会活动以祈求该年蚕桑生产获得丰收。参加庙会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妇女,来自塘北三个大村也包括邻近德清等地区。因为时间上处于春期蚕养殖之始,自然成为当地蚕农的一件大事。
        4、非遗项目优势。目前,“清水丝绵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轧蚕花”列入余杭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塘栖茧圆”、“蚕桑生产民俗”已被列入余杭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杭州市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整个塘北村的蚕桑生产民俗,已经在申报杭州市“蚕桑生产民俗生态保护区”,优势十分明显。
        三、加强塘北村蚕桑生产民俗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具体设想
        1、建立原汁原味的蚕桑生产空间。在塘北村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并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让居住在旅游区内的村民们继续保持养蚕的习俗,并且力争家家都养四季蚕,向游人展示一个巨大的蚕桑生产空间。在一年四季养蚕期间,可让游客参观这连成一片的原汁原味的蚕房,并指定一些地方让游客参与养蚕,体验蚕桑生产的特色。同时开发一些蚕桑生产的产品,搞一些小蚕,配以一定数量的桑叶做成产品,供孩子买回家去饲养。在旅游区内设一个回收茧子的机构,日后结成茧再来塘北村出售。这样既能给孩子提供实践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也能给旅游区带来人气,带来回头客。
        2、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蚕桑生产民俗十分丰富,从“敬蚕神”开始,“开蚕门”、“关蚕门”、“谢蚕花”等等,一项项民俗活动极其丰富。可以在旅游区内建立蚕桑生产民俗文化博物馆,用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江南蚕桑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民俗。可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取得联系,成为他们展示蚕桑生产民俗的一个基地。此外,还可在博物馆内设一个“故事吧”,在里面吃地道的余杭特色小吃,听与蚕桑生产有关的传统故事,加深游客对蚕桑生产民俗文化的了解。
        3、重建“马鸣殿”。 但据有关专家考证,现在位于周家坝自然村的“马鸣殿”,已是杭州地区现存的唯一的一座蚕神庙,省内相关民俗专家曾多次到此考察,极具保存价值和研究价值。可现在的“马鸣殿”较小,且地处农田之中,不适合发展旅游的需要。可在保留原址的基础上,择址重建一个“马鸣殿”。重建后的马鸣殿,可寻求佛教文化与蚕桑文化的结合点,突出蚕农的蚕神信仰,丰富蚕桑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别具一格的蚕神殿。重建后的“马鸣殿”可主打“蚕神庙会”的品牌,把三月初五的“马鸣王庙会”重新包装,使之成为一个旅游亮点。
        4、开辟泛舟观光活动。塘栖是江南有名的水乡,在廿四度自然村的桑地中,现有一条自然河流,展示着原始的湿地风光。可以充分利用这条河道加以开发和整治,使之成为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和湿地风光。而且这条河的两岸均是桑树和枇杷树,可搞几艘小船,开辟泛舟观光活动。塘北村还有一个大洋,名叫“白云洋”,可与蚕桑文化配套发展,开辟水上活动区域或游乐区域。甚至可以将桑地中的小河与“白云洋”或与运河沟通,把水上游乐的文章做大做强。
        5、开发民俗活动项目。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建立后,可以大打民俗文化的品牌,在旅游区内开发一些诸如“打茶会”、“水乡婚礼”等极具余杭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既有参与性又有观光性,将会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兴趣。塘栖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卫家班皮影戏清末明初时红遍整个塘栖地区,可以在这个旅游区内加以恢复,在游客面前亮相。其他如小锣书、马灯舞、墨鸭捕鱼等都可以考虑。
        6、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出门旅游,一个是玩,一个是买。在满足游客的游玩目标之后,还可利用现有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开发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购物欲望。比如“清水丝绵”、“塘栖茧圆”等等,都有作为旅游产品的潜质。除此之外,小包装的咸茶、有关蚕桑民俗文化的小册子,都会赢得一部分游客的兴趣。
 


(供稿:余杭区支部)

用户评论: 共有0条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留言: 注册用户才可以进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