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高水平建设“数智杭州”的建议
时间:2021/2/9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切和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部署“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更将“制造强国”的重要性提升到“网络强国”之前,凸显其发展定位。中共杭州市委全会贯彻党中央部署,提出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发展导向,下大决心以智而治。杭州作为互联网+、大数据、新制造业等领域的全国领跑者,具有高水平发展人工智能、建设数智杭州得天独厚的优势,要率先以数字变革探索有利于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一、发展背景与比较优势
  1.着力数智赋能,政策集成强保障。近年来,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支持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后的第三批试验区,相继出台试验区建设行动方案、若干政策、工作要点等,阿里、海康等企业发布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成果,“起手式”得到科技部认可和赞赏。
  2.拓宽应用场景,平台建设重创新。后疫情时代,杭州持续发力,杭州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城市管理、教育、智能亚运等领域。创建阿里云“城市大脑”、海康威视“视频感知”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推进华为技术“基础软硬件”、商汤科技“智能视觉”、依图科技“视觉计算”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杭落地应用。建成并对外开放服务“之江实验室天枢”开源开放平台、“浙江大学智海”等人工智能科教平台人工智能平台。
  3.应用牵引融合,产业竞争提能级。杭州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1月,杭州有省级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高校院所)10家,占全省83%;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标杆企业32家,占全省7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培育企业19家,占全省83%。《中国人工智能城市产业发展指数》显示:杭州位居全国第三。杭州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形成良好创新生态和梯队格局,覆盖“底层硬件、技术研发及行业应用”全产业链。
  二、存在问题与制约瓶颈
  1.产业融合发展不强。人工智能制造核心元器件、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亟待提升,服务标准、检测和服务体系方面急需加快建设完善。创新性人工智能技术缺少一定周期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沉淀,成熟度、普及率不高。部分人工智能企业对制造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及工艺流程缺少掌握,无法有效解决人工智能与新制造业技术融合问题。制造企业重硬件轻软件、重制造轻服务、重规模轻质量现象普遍,人工智能产品功能、用户体验、稳定性和成熟度等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2.核心技术引领不足。杭州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人工智能芯片以及类脑芯片设计和研发领域相对较弱,在深度学习、核心算法等方面实力不强。部分优质人工智能新贵企业技术离杭外置。顶级人才储备偏少。人工智能相关大院名所在杭规模不大,高层次实验室数量及能力相对不足。人工智能伦理体系建设存在短板,技术发展与社会伦理建设要求未能有效统一,存在隐私泄露等风险点。
  3.应用场景精度不够。对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对外开放仍缺乏试点探索,场景供给不够系统有效。人工智能发展制度体系不完善和数据开放不够,数据互联共享存在阻隔,城市治理等场景进一步深化受到影响。医疗智能分析系统、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受到社会需求、市场推广与市场定价等制度制约,持续研发应用动能不足,创新型技术无法有效推广应用并转化落地。
  4.赛事支撑力度不大。高端赛事城市配套建设相对不足,基于全面调度统筹城市应用的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滞后,5G、北斗地面加强系统、智慧城市传感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有待加快,人工智能融入亚运配套建设精度不够,覆盖面不广。亚运周边产业人工智能配套有待增强,文旅产业智能介绍、导览、3D体验等模块有待升级,功能开发有待深化。
  三、破题对策与创新举措
  1.强化核心支撑,激发产业竞争优势。一是加速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融合发力。以人工智能作为算法引擎,发挥智能制造无人化、高效化等特点,构建从单一数字化到人工智能+新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立健全推进人工智能数智杭州工作领导专班,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和考评办牵头加大督查频次和力度,通过“比学赶超”评议会等形式定期公布完成和整改情况,纳入政府部门综合考评。二是招引落地标志性重大项目。全面摸清人工智能“家底”,编制人工智能企业图谱,健全人工智能企业库和核心领域技术产品目录,完善统计监测制度,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在杭州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落地一批战略性、全局性的智能软硬件、终端和产业化重大项目。引导人工智能企业根据自身能力,甄选创新研究角度,有的放矢,做精做细。三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领军型企业。支持以阿里云、海康威视、网易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全面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以蚂蚁金服、涂鸦智能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引导全市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助力构建龙头企业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型企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2.加强基础研发,提升技术人才层次。一是深度提升人工智能研发能力。加快创新策源地建设,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谋划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导阿里、海康威视、科大讯飞、依图医疗、百应科技等深度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等。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机器学习、语音技术、机器人技术、声纹技术等优势,加快人工智能、产业服务在数字经济中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二是优化全球化人才引育环境。建设全球人才蓄水池,精准引进海内外人工智能高端顶尖人才,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优质服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借鉴天津市的做法,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职称,支持“杭州工匠”等社会荣誉向人工智能领域开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名校名院名所”等合作,加快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专业人才培养。三是科学统筹人工智能发展与社会伦理关系。健全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体系,将法律规范、道德规则等内嵌于人工智能系统设计,完善数据共享中的隐私保护等制度举措,实施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3.拓宽场景应用,强化数据靶向精度。一是迭代升级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力度。加强城市基层数治,持续优化完善中枢系统、数字界面、应用场景、数字驾驶舱、未来发展区块等智能模块,提升城市大脑、最多跑一次、未来社区、移动支付、城市地行地下空间、智能地下水气电管网、地铁声纹系统等应用场景精度与效度。二是优化疫情防控人工智能网络。健全区域综合型重大疫情智能防控系统,着力优化“1+N”智能应用结构,加强人脸、虹膜及指纹识别、体温测控等技术精度,加大“杭州健康码”等终端超强链接功能,高度集成预警、防控、转送、诊疗等一体的疫情智能防控系统。三是完善人工智能对民生保障支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治理、医疗、教育、交通、文旅、就业、行政审批、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的应用,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健康”,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语音应用、影像诊断、远程病理会诊、远程手术等项目进阶式应用,适时加入方言等特异性场景要素,提升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亲和度和友好性。
  4.强化赛事保障,抢占“云上亚运”高地。一是加强亚运会人工智能设施保障配套。重点围绕杭州举办亚运会重要赛事契机,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在亚运赛事全程植入应用,高水平建设智能场馆、智能智慧、智能安防、智能安检、智能交通、无人驾驶、运动科技等重大亚运标志性项目。二是提升“云上亚运”智慧应用水平。重点加快建设5G、北斗地面加强系统、智慧城市传感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亚运开闭幕式演出、火炬传递、赛事观看、竞技模拟等方面的应用。三是加快亚运周边配套智能应用。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西湖景区、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跨湖桥等非遗文化推广、新时代风貌、旅游景点介绍、3D模拟导览等方面应用,打造集全景实、体验感、真人化于一体的亚运周边配套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城市基层数治工作,让城市更聪明发展。
人工智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与根本动力,更是国际化发展和大国博弈的核心竞争力。杭州应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发挥人工智能试验区的独特作用,在建设人工智能无限想象之城中加码升级,释放叠加效应,推动杭州人工智能从“盆景”到“全景”升级,为杭州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增光添彩。
 
 
用户评论: 共有0条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留言: 注册用户才可以进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