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宣传>>理论研讨
理论研讨
创新载体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手段——新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2/3/29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参政党素质和作用发挥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也取决于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各民主党派要按照各自章程规定的民主党派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因此,作为民主党派,应该肩负起历史责任,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能力,和执政党一道,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多党合作事业呈现出欣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也应看到,与时代进步发展形势的要求相比,民主党派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自身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需要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如何创新自身建设载体,已成为新时期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一大课题。近年来农工党杭州市委会通过“思想建设以理论研究为载体”、“参政议政以连续调研为载体”、“社会服务以四个工程为载体”、“组织建设以创建星级支部为载体”等工作实践,来探究新时期民主党派如何以创新载体为动力,全面推进自身建设,努力建设适应新时期需求的高素质的参政党。
  一、新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毋庸置疑,民主党派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参政党的建设,与肩负的重任、履职的条件和形势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表现在参政党建设理论滞后、党派成员参政意识仍需增强、民主党派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加强研究和探索。
  1、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新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元化、多样化,人们思想、行为的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一是认识方面存在不足。由于新时期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方面呈现出特殊性、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开放性和差异性的新特点。因此,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存在着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的认识不足,尤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对参政党如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发挥作用等,缺乏应有的理论认识;对如何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缺乏应有的知识准备和操作训练。二是加入动机出现偏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党派地位和作用日益强化,个别成员在加入前即存有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想法,对多党合作的了解存有谬误;加入后,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出于某种个人考虑,或是想借参加民主党派后能有个依靠,或是想借参加了民主党派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民主党派的影响下,他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自我修养、思想教育相对滞后,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多党合作,往往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要求,尽管民主意识增强了,但对民主政治理解仍有偏差。三是政治热情有所减退。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入民主党派组织的成员比率急剧上升。作为中上层知识分子的大部分成员,其中有些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对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的历史、优良传统不怎么熟悉,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理解得不深刻,对我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缺乏了解,对自己所在基层单位的个别中共领导统战意识较淡漠存有看法,产生了民主党派只是“摆设”,加入民主党派“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对组织缺乏关心和支持,甚至不参加组织活动。
  2.组织活动开展凸现新问题
  一是协调压力明显增大。随着民主党派成员人数的增加、年龄跨度的拉大、知识结构的优化、就业领域的拓宽,组织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如青、老党员思想状况、作息时间等存在一定差异,老党员喜欢拉家常,白天时间较为充裕;而年轻党员讲求实效,工作时间参加活动难以保证,各项工作较难协调统一。二是成员需求不断提高。随着民主党派成员文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对活动多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传统、单一的活动方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已无法满足党员的需求,一些党员参加几次后就没了兴趣。大多数企业转制后,原有的党派组织分解,集中度相对较低,联络、组织这些党员参加活动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活动方式缺乏实效。部分民主党派组织活动方式存在着“三重、三轻”倾向。即重形式、轻内容——在开展活动时,不注重活动方式的实效性;重传统、轻创新——组织生活形式较单一,内容较单调,缺乏新意。仅仅满足于以往的活动方式,习惯于学习就是读报,活动就是喝茶、漫谈的老一套,或从面上布置布置工作,致使活动方式多年来原地踏步,打不开局面;重动机、轻效果——有些基层组织仍然在重动机上作文章,忽视实际效果。四是机关建设没有跟进。新时期随着各民主党派组织的不断壮大、地位的提高,各民主党派的活动将越来越多,工作将越来越忙,而机关建设却显得很不适应,人员编制没有增加,队伍结构不太理想,缺乏人才流动及提升的空间。
  3.参政议政活动面临新挑战
  一是知情不足。不少民主党派成员对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知情不足,了解不深,相关文件见得少,掌握的信息少,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单凭每年的几次情况通报会,不能满足民主党派对政府工作全面了解的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情献策的要求,这种情况越往下越明显。因此也就不可能准确、合理地提出相关建议,制约了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二是实力不够。党派成员多数是知识分子,尤以科教文卫界的居多,相对而言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的少,加上不少党派成员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不够,社会活动能力较差,缺乏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的能力,因而对一些重大的宏观问题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全局性的、专业化的意见和建议。党派成员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数量较少,很难从政府的视角来考虑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三是机制不全。参政议政的组织网络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领导负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等,都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面、上下结合、左右联系的体系。不少调研是走过场,流于形式,甚至结论产生在调研之前,调研走“捷径”,所反映的问题是从政府中来又回到政府中去。由于参政议政工作没有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基础保证,从而造成被动甚至于应付,民主党派的人才智力无法转化为参政议政的整体优势。四是成效不大。尽管在参政议政中各民主党派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是从整体上看,参政议政能够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帮助党委、政府谋大事、想要事、解难事,具有真知灼见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议比较缺乏。调查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缺乏高度、调查缺乏力度、分析问题缺乏精度、对策建议缺乏深度,调查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在党委政府向民主党派征求意见时,往往准备不足、匆忙上阵、言不及义、敷衍了事,提不出有价值的东西。
  4、社会服务工作呈现新难点
  一是长期坚持、长效发展难。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今天,受政策、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民主党派社会服务项目能真正坚持下来的不多,社会服务工作项目的跟踪反馈较差,对工作仍然停留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传统思路上,注重形式较多,跟踪问效较少,有的活动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缺乏长效工作机制。同时,统筹平衡也有待兼顾。社会服务在处理内与外、长远与急需、务实与务虚的关系上还存在不协调、不兼顾的现象,自身优势的发挥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力度不够大, 特别是少数支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还不强,履行社会责任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认识上还有偏差,缺乏在理念、内涵、范畴和方式方法上对社会服务这个职能有新的发展和认识。二是适应服务对象的需求难。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民主党派发挥优势,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迈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各地引进大量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中的一般性问题自身基本能够解决。目前,一方面,不少服务对象希望民主党派在资金和资源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而这些方面并不是民主党派的长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民主党派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实现“流动服务与定点服务相结合,分散服务与集中服务相结合,短期服务与长期服务相结合”的转变,紧跟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作开展难。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有一支求真务实,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服务队伍,有基层单位无偿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是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随着企业的改制,无偿支持和帮助的力量逐步消失,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遇到障碍,以有限的党派办公经费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难度也在不断增大。
  二、创新载体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近年来,农工党杭州市委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派自身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通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激活工作方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充分发挥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使党派自身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有关中共党组织的高度评价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以理论研究为载体夯实思想建设基础
  近年来,农工党杭州市委会通过组建队伍、加强培训、切磋交流等方法,不断完善理论研究工作机制,在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是组建理论研究队伍。在基层组织中确定了二个区级组织为理论研究队伍的主体单位,在青年党员中挖掘一批有潜力、会写作、懂理论的人员充实到理论研究队伍中,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20多人的理论研究的队伍,每年能出2至3个理论课题。二是规范研究工作例会。市委会每年年初即召开一次理论研究工作会议,根据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当年政协和统一战线理论调研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农工党中央当年理论研究的参考课题,围绕市委会工作实际,选准理论研究方向和重点,注重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三是注重研究成果报送。市委会根据研究范围及内容,及时将研究成果报送给有关部门,并积极参加各类评选活动,以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积极性。近年来,市委会多篇理论调研课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
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研究载体,使党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深化了党员们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明确自己加入党派为什么?自己能为党派做什么?让党员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入党派就是积极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2.以连续调研为载体挖掘参政议政深度
  作为以医卫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农工党杭州市委会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过程中,始终把医疗卫生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阵地”,调动党员中医卫界人士的积极性,发挥医卫界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和参政党的群体作用,锲而不舍,连续数年写出有份量的调研报告,逐步形成了医卫特色系列品牌。如近年来,市委会围绕杭州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相继开展了6个连续性专题调研,得到市委书记的连续6次批示。如前几年,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杭州市在医药卫生领域同步推行医疗卫生、药品生产流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四大体制改革(即四改联动),给老百姓带来较大实惠,但与此同时,也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市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充分发挥医卫界为主的优势和特点,就“四改联动”后,特别是药品降价后对医院的影响程度进行调研,专门组织医卫界的调研骨干,走访各类医疗单位,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并收集了9家市级医院“四改联动”前后的业务收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完成了《“四改联动”后市级医院现状及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市委书记对此作出批示:“很有针对性、很有说服力。必须进一步加大‘四改联动’的力度,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在此基础上,市委会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收支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四改联动”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的调研报告,再次得到了市委书记的批示。之后,市委会围绕“四改联动”进程,又相继开展了系列调研,完成上报了《改革医疗收费制度,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等4个调研报告。这些报告相继得到市委书记的批示,并多次在全市干部会议上表扬市委会的调研工作。
  3.以“四个工程”为载体拓展社会服务平台
  从1997年起,农工党杭州市委会在社会服务上推出以“光明工程、希望工程、爱心工程、健康工程”为载体的社会服务创新工作。光明工程:为贫困人群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希望工程:建设二所希望学校并长期服务;爱心工程:为下岗职工开展免费职业培训,为女子监狱获刑人员开展职业培训;健康工程:为社会各界群众开展健康服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做到了两方面的联手:一是与政府部门合作。2007-2009年,市委会连续三年与市科技局联合开展“健康教育——千名专家进百家社区为万名群众服务”、 “健康教育———千名专家进百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及“健康教育——千名专家进百家企业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活动。连续3年的合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市委书记的高度肯定,连续对农工党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二是与新闻单位互动。如市委会与工人日报社联合举办“爱心工程”大型为民服务活动,开展医疗、法律、文化、教育等咨询服务,并免费为下岗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工人日报社负责在杭城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提高了活动的知晓率和吸引力。活动结束后,报社又对下岗职工培训情况,特别是对一些下岗职工通过培训考核,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等事例进行了后续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又如市委会与市总工会、团市委、现代控股集团、钱江晚报社联合举办“健康工程”为“百家企业、百名劳模”开展医疗咨询服务活动,由钱江晚报社负责活动的策划、宣传和其他媒体的联系与邀请,使整个活动的宣传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以创星评优为载体提升自身建设层次
  为促进基层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农工党杭州市委会于2003年8月在基层组织中开展创建星级支部活动。根据党章和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本职工作、社会服务、宣传工作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细化为基层支部的考核内容,制定了五个星级、1000分的具体考核指标,把支部工作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具体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对考核内容进行逐步修订和完善,使考核不断呈现出新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创建星级支部的工作积极性。目前63个支部中已有38个基层支部参加了创建工作(占在职支部的85%以上),参加创建工作的党员达700余人,占全体党员人数的68%(占在职党员的80%以上);有34个基层支部被授予星级支部荣誉称号。七年来,创建工作经历了“试点”、“展开”、“巩固提高”三个阶段,取得了“三增强”、“三变化”、“五转变”的变化,基层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党员骨干在创建活动中脱颖而出,基层组织整体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有关中共党组织的高度评价以及社会上的广泛好评。
  三、新形势下创新载体、加强党派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情况、新课题,我们要积极探索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不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向前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民主党派通过创新载体来加强自身建设是切实可行的,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创新:
  1.要创新责任载体,夯实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
  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工作,关键在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统战部门加强指导、党派各级组织落实责任,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带头抓。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不同的群体意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获取与维护模式等现状,这些意识和观念必然要反映到民主党派成员身上。因此,要创新责任载体,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民主党派自身思想建设问题,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加强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要明确责任主体。要研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设置,为各党派组织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党派领导班子建设,从制度上为落实党派自身建设责任制提供保证。
  二要加强督促检查。要通过召开工作会、座谈会、汇报会、研讨会、交流会和派人参加基层组织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各支部认真落实思想建设工作责任制。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主动广泛开辟学习培训和锻炼渠道,引导党派专职干部明确职责、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勇于吃苦、善于作为,不断提高党派工作的创新能力。
  四要加大考核力度。要创新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党派思想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激发各支部抓好思想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2.要创新制度载体,促进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党派自身建设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要坚持以制度载体创新推进党派组织建设工作的创新。
  一要健全领导班子选用机制。党派领导班子的素质是搞好自身建设的关键。要把具有一定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即“能做”的同志,有“责在人先、利居众后”奉献精神即“愿做”的同志,有敢于创新、开拓进取即“会做”的同志选入领导班子。要对党派领导班子成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为他们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不断提高他们的统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之成为民主党派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进一步完善好领导班子分工职责、议事规则,理顺民主党派法人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规范适合民主党派特点的民主集中制实施办法。
  二要加强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成员施展参政议政才能的基本场所。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化、制度化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具体化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基层组织活动的实效性,要使基层组织成为参与所在单位民主管理的积极力量,成为建言献策的重要来源。
  三要建立后备干部培养长效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政治任务。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民主党派后备干部成长的长效机制,形成一支涵盖面广、比例合理、年龄呈梯形分布、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后备干部队伍,注重长期培养和近期使用相结合。其次,要坚持后备干部人选的政治标准和代表性相统一,坚持体现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相结合,做到政治安排和民主选举相结合。再次,要推进后备干部工作的制度建设,做到物色、考察、培养、选拔等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3.要创新工作载体,加强民主党派的能力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摆在民主党派面前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民主党派要把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党派要创新载体,结合自身特色,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努力为党派成员提供知情知政渠道,为调研活动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
  一要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各自领域的独特优势,把参政议政工作做实、做深、做精,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相互结合,有序互动。要注重参政议政的实效,不但要反映群众的真实情况,反映存在的现实问题,更要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体现参政议政的价值。
  二要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来检验参政议政的实效性。如建立参政议政的评价机制,对参政议政的课题、立项和成果进行评审、分析和筛选,以实效性为主要依据,对参政议政成果作客观评价。建立参政议政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定期评选等方式,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热情。
  三要提高服务能力,促进社会服务职责的明确。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的社会职责,是每个民主党派成员应尽的社会义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搞好社会服务工作。要发挥民主党派的人才和智力密集优势,积极创新服务载体,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教育扶贫、医疗、社会力量办学、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公益事业活动等社会服务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密切配合中共和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做事实、做好事。
四要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理论研究课题的开展。调查研究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民主党派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化理论研究,提高参政议政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好调查的选题。民主党派成员要多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想政府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选准调查研究的切入点,做好理论研究的课题,多谋创新发展之计;其次,要注重研究分析,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多建为民解难之言;再次,要促进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增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效果,多献求真务实之策。
  4.要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民主党派的魅力建设
  活动是民主党派活力所在和生命力所系,活动可带动党派自身工作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置配,使党建工作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党建活动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创新,做到设计有创意、欣赏有品味、动中有内涵,达到党建工作的理念通过活动来传播、信息通过活动来交流、要求通过活动来落实、魅力通过活动来展示的目的。
  一要找准“突破口”,真正突出党派特色。要从民主党派的自身特色出发,结合成员的工作、生活实际,从他们真正感兴趣和关注的事情入手,紧扣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难点,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三下乡”、扶贫助困、捐资助学、送医下乡、科技支农、普法宣传等载体活动,这样不仅能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措施的落实,也会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二要提高 “含金量”,真正确保实际效果。民主党派的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民主党派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参与不干预,是民主党派创新载体活动中要把握好的平衡点。因此,载体活动不求多,但求精;不仅要体现先进性,而且要体现时代性、可行性,要找准载体活动与“中心”、“大局”的最佳结合点,把基层组织建设与“中心”、“大局”融为一体,提高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服务的水平。
  三要保持“新鲜感”,真正确保参与热情。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建设,通过多种载体,合理运用“多样性”原则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一是基层活动形式要创新,要把学习与参政议政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联系;二是组织生活要经常,多开展一些联谊活动,促进相互交流与学习;三是举办专题讲座,通过举办讲座,提高成员的知识水平;四是发挥成员的特长,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基层组织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和富有意义,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基层组织工作就会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和改进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系统工程,民主党派要顺应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创新载体,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能力建设为源泉,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该理论文章获2010年市政协理论文章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市委统战部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
 

用户评论: 共有0条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留言: 注册用户才可以进行发表。